行业资讯

本届广交会或现外贸拐点

2009年10月20日  转摘自:《国际商报》

    人气之于广交会,俨如血脉之于你我。人气旺则成交活跃、买卖两利;人气衰则成交清淡、商旅嗟叹。
    记者曾参加过非典疫情肆虐全球的春交会,也曾身处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秋交会,彼时广交会上寂寥的场馆和展商无奈的神情,至今仍历历在目。今届交易会大幕未启之时,虽有诸般迹象脚注世界经济回暖云云,但这究竟是反弹的肇始还是一时的波峰实难判断,对大会到会客商人数的乐观估计仍是与上届持平或略增。
    曾几何时,随着中国外贸的高速发展,广交会成交额在我国外贸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也逐渐走低,投向这只老牌外贸“晴雨表”的目光自然也少了许多。而今,有关世界经济是否开始走出复苏曲线的论辨,引来了对第106届广交会的广泛关注。与全球范围内经济低迷、贸易萎缩、市场不振的大环境相映衬,广交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陡然抬升,其贸易风向标的指向意义愈发凸显。
    广交会一期人气的畅旺确乎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料,其最直接的拉动效应即体现在成交量的显著回升,更深层次的良性刺激则是对企业信心的助推作用,乃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示范效应。
    综合各方反映,本届广交会到会欧美客商明显增多,来自各主要区域市场客商数量更趋均衡;高端客户增多,洽谈意愿普遍增强,谈生意也更为规范;相较今年春交会短单、小单为主的情形,半年到一年的大单、长单增多,不少企业认为明年的情况会更乐观。
    事实上,对摊位需求的变化可以清晰地反映一届广交会的冷暖:今年春交会时企业退摊位的例子并不鲜见,而秋交会则再度出现摊位一票难求的场景。在前两届交易会上,由于到会客商总数趋减,普通、偏僻展区的客流与品牌特装展位更是相形见绌。记者注意到,本届广交会展馆内,各条远端通道都可见为数不少的客商在看样、洽谈,业务量增多的最直接例证就是此前参展商在馆内游走的现象大为减少。展区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比起4月份的萧条,秋交会的客商可是多多了。
    透过兴旺的人气和喜人的成交量,人们对明年外贸走势的分析较之此前更趋积极。不少在国际市场打拼多年的一线外贸人的判断则仍显谨慎:虽然总体形势趋好,但不会出现明显反弹,更可能表现为缓慢、反复甚至短期回调的态势,即浅U型曲线。预估明年上半年的外贸情况,记者所闻较为集中的是恢复性增长的说法,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增长将不尽一致,个别行业囿于欧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一时仍难摆脱低迷区间。
    在广交会上,绝大多数受访出口企业对一年多来国家推出的的大密度外贸支持政策和措施表示满意。他们希望,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能够保持这些政策的稳定性。这一情形也与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近期相关调研结果相吻合。
    有企业人士提出,当外贸形势好转之际,应适时调整出口退税等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向提高经营水平要效益、要利润;在广交会的参展资格方面,建议建立差异化标准,要更多向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重视研发的中小企业倾斜;组织企业赴新兴市场国家参展、办展,加大市场拓展力度,集中力量向海外推介中国企业品牌形象;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指导,提供更多有效避险工具和预警信息。
    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在广交会上表示,当前,全球金融体系的清理远未到位,经济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仍然不可低估,在外需进一步企稳向好的情况下,对未来的判断仍须谨慎,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包括外需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作为商务主管部门来说,要坚定和鼓励企业抢抓出口的信心,更要对可能出现的反复早做应对准备。
    在了解到不少参展企业抢抓机遇、致力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化危为机后,易小准指出,外需低迷、形势变化快,企业自主转型的动力也随之增强,商务部门要为企业提供更多帮助,培育新的增长点,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努力保持我国外贸的稳定健康发展。

(总裁室供稿)

网上展厅 | 诚聘英才 | 属下网站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 2015 gzti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09048296-2号(ICP备案可在工信部网站查询)